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發布年度報告《全球教育縱覽2018:經合組織指標》(Educationat a Glance 2018: OECD Indicators),該報告提供了經合組織36個成員國和10個伙伴國家(非成員國)教育體系的結構、資金以及各方面表現的數據,本文系德國篇。
德國教育縱覽
近幾十年來德國的兒童早期教育和看護(ECEC)經歷了一波飽受政策關注的高潮期。2016年3歲以下兒童ECEC入學率為37%,比2005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在德國,母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三歲以下兒童中有49%接受了ECEC,而母親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兒童中,這一比例僅為37%。
德國大多數年輕人接受過高中以上學歷教育;與此同時,德國的就業環境對那些沒有基本學歷的人的懲罰是非常嚴厲的。在2017年,25-34歲的人群中有13%的人在沒有獲得高中學歷的情況下離開學校,其中失業率為15%;這一比例是至少受過高中教育的人(失業率為3%)的五倍。
在德國,大約十分之一的15-29歲年輕人既沒有工作也沒有接受教育或培訓(NEET),這是經合組織國家中最低的比例之一。然而在德國以外出生的年輕人中有四分之一為NEET,這一數字受到了近年來大量年輕難民涌入的影響,后者仍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
德國的高等教育錄取率正在上升,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會接受高等教育。在德國,對于那些沒有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來說,職業資格證書提供了一條更可靠的就業途徑。在25-34歲接受過高中教育或中學以上教育的年輕人(主要是職業教育畢業生)中,就業率幾乎與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樣高(83%與87%)。
德國職業高中資格證書發揮關鍵作用
在2017年,有13%的德國25-34歲年輕人沒有獲得高中學歷(圖1)。盡管這比例低于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15%,但包括加拿大、捷克、韓國、波蘭和斯洛文尼亞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設法將沒有高中學歷的年輕人比例降低到了10%以下。